新闻动态

【佑安荣誉】喜报,北京佑安医院多人入选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作者:人力资源处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北京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高创计划”)是北京市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核心工程,遵循“党管人才、突出重点、科学规范、协同保障”四大原则,重点考察临床实效、科研转化及团队建设能力,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市委人才办统筹部署推进,市卫生健康委设立医疗卫生平台,项目包括登峰计划、青苗计划、春蕾计划。

1.png

根据《北京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登峰、青苗、春蕾”项目管理办法》,经自主申报、专家评审、公示及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决定等环节,北京佑安医院粟斌入选“高创计划·登峰”项目,任姗、王珊珊入选“高创计划·青苗”项目,李珊珊、蒋瑀涵、阳荣辉、董圆、高玉雪入选“高创计划·春蕾”项目。覆盖领军人才、青年拔尖、青年骨干三个人才层次。

北京市高创计划.登峰项目人才-粟斌

2.png

粟斌,留法病毒学博士,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艾滋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佑安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临床医学-病毒学领域)。他长期扎根科研、临床与转化一线,以其扎实的研究实践,在艾滋病防治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展现了新时代医学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在基础科研方面,系统阐明HIV感染的免疫发病机制,揭示淋巴细胞亚群及其代谢与转录后调控在免疫重建不全中的关键作用,填补领域空白;更在国际上率先在成人体内开展基于CRISPR/Cas9的造血干细胞基因编辑技术探索,证实其在艾滋病合并白血病患者移植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为艾滋病功能性治愈实现重要突破。

在临床研究方面,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与临床用药需求,开展多项全国多中心艾滋病药物III期临床试验,有力推动我国原研抗病毒新药成功研发并走向国际,显著提升临床治疗可及性,彰显以患者为中心的医者情怀。

在成果转化方面,积极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团队牵头人和高级技术经理人,与招商局旗下企业共建“精准医学诊断联合实验室”,整合跨学科团队推进诊断试剂研发,实现了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重点国合和北自然重点等1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已在Cell, NEJM等国际学术期刊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95篇,被邀请作为The Lancet HIV等30余个中外期刊的副主编、编委和审稿人。担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常务委员等社会职务。

北京市高创计划.青苗项目人才-任姗

3.png

任姗,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教研型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一科,担任主诊医师。

长期扎根于肝病临床诊疗一线,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与疑难罕见肝病诊治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积极参与并推动慢性乙型肝炎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依托全国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星光计划”,将“基于干扰素的慢乙肝个体化治疗”等创新方案推广至全国数百家医院,助力大量患者实现临床治愈,为我国乙肝防治事业作出扎实贡献。

在疑难重症肝病领域,积极实践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成功诊治多例Alagille综合征、糖原累积症、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等罕见疾病,展现了卓越的临床辨识与综合救治能力。多次投身重大公共卫生任务,包括新冠肺炎一线救治、北京冬奥医疗保障及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组工作。注重医学普及,多次参与肝病防治健康科普,传递专业、可信的医学知识。以精湛的医术、创新的科研意识和深厚的教学热忱,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临床医师的责任与担当。

北京市高创计划.青苗项目人才-王珊珊

4.png

王珊珊,理学博士,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教研型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肝病研究所。担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成员等多项社会职务,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等荣誉。长期聚焦于肝脏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尤其在肝脏免疫微环境、肝细胞再生、肝癌发生机制等方面具有深入研究。

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中德合作交流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多项北京市重点科研项目,研究内容涵盖肝硬化、肝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研究成果也发表在《Hepatology》《Cancer Gene Therapy》《Cell Death & Disease》《Journal of Hepat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

北京市高创计划.春蕾项目人才-李珊珊

5.png

李珊珊,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诊医师,现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四科。科室在肝衰竭诊疗领域深耕二十余年,形成了“药物+营养支持+人工肝+肝移植”一体化综合救治体系。科室于2023年5月成立肝移植内科主诊组,作为该主诊组组长,积极推动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系统化内科管理,已累计收治移植术后疑难重症患者200余人次,并为近千名患者提供系统随访与专业管理,显著改善了终末期肝病及移植术后患者的长期疗效和生活质量。

科研方面,专注于干细胞在肝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作为团队核心研究人员,首次建立人源性肝干细胞HYX1和小鼠肝干细胞系YE、R5,为肝衰竭干细胞干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细胞模型。先后主持包括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在内的4项科研课题,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

此外,作为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积极利用各种平台和渠道向公众传播健康知识,努力提升大众对肝脏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北京市高创计划.春蕾项目人才-蒋瑀涵

6.png

蒋瑀涵,理学博士,助理研究员,现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肝病研究所。工作坚持秉持“从临床问题出发,在实验中探寻机制,最终回归临床、服务患者”的理念。在博士与博士后研究阶段,长期聚焦于肝脏疾病与肿瘤领域,重点关注肝癌转移及治疗难点。入选国家博新计划,承担国自然青年项目和博士后面上项目,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三项。

在前期工作中发现了一种由经典抗结核药物诱导的新型蛋白质修饰——异烟酰化,并系统揭示了该修饰在肝癌进展中的关键作用。这一发现为理解肝癌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开发新的诊断标志物与治疗策略开辟了潜在路径。

未来将继续努力推动该类基础研究成果与临床需求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其在真实诊疗场景中的应用价值,力求在肝癌防治方面贡献切实力量。个人发展目标是成为临床医生信赖的科研同行,以扎实的科学研究,为更多患者寻找解除病痛的有效武器。

北京市高创计划.春蕾项目人才-阳荣辉

7.png

阳荣辉,理学博士,助理研究员,现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肝病研究所。研究方向聚焦于肿瘤代谢重编程的化学机制及代谢性脂肪肝的调控机制,致力于从细胞代谢层面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新规律。

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Cell Bi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Trends in Cell Biolog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8篇,表明嘌呤生物合成紊乱作为细胞内还原应激的致病途径,介导细胞死亡的发生;证明细胞内还原应激与能量应激间存在动态平衡,当失衡时会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等。

获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主持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包括国自然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B档等,并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二)。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始终秉持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精神,坚持科学研究服务于临床需求的导向,力求将基础研究的发现转化为解决实际医疗难题的潜力。未来,将继续潜心于肝病研究一线,深入探索,为提升肝病防治水平、守护人民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京市高创计划.春蕾项目人才-董圆

8.png

董圆,理学博士,助理研究员,现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科技处。研究核心聚焦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结合临床实际问题设置课题,如关注到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糖尿病患者炎症反应程度差异大、影响预后的现象,便以此为切入点,确定“炎症细胞分化与发育特点”的研究方向,力求为临床诊疗提供机制参考。

科研中,积极整理合作机构的临床关联数据,分析不同病情下炎症细胞的特性,梳理研究结论形成阶段性报告,为后续深入探索打基础。在工作岗位上承担行政与科研“双肩挑”,在科技处工作中,结合自身的科研经验,协助同事梳理科研项目申报思路,分享课题设计方法,始终以踏实态度推进科研与行政工作,力求出扎实成果。

北京市高创计划.春蕾项目人才-高玉雪

9.png

高玉雪,医学博士,助理研究员,现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肝病研究所。长期扎根肝病研究一线,致力于探索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转化应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从基础研究中寻找防治思路,推动科研成果服务临床实际。工作中注重创

新与合作,积极参与重大疾病防治及疑难重症研究,努力为肝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及共同通讯作者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Cell Death & Disease》《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相关成果得到同行认可。具备扎实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项目组织经验,积极参与青年科研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始终秉持严谨、求实、奉献的科学家精神,为提升我国肝病防治水平贡献力量。

结语:北京佑安医院入选者的成果,彰显了中青年医务工作者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风采。未来,医院将持续搭平台、建机制、促提升,助力中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之路上勇毅前行,为医院及首都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