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普通外科中心通过肝癌转化治疗中心建设项目评审,获批国家级肝癌转化治疗示范中心认证。


【学科介绍】
北京佑安医院普通外科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以肝胆系统恶性肿瘤的根治性微创治疗作为一大特色,年收治中晚期肝癌患者约2000人次,常规开展肝脏各部位的肿瘤切除,年完成肝癌切除手术约400余台,其中微创手术比例超过60%。中心年均以转化治疗为目标中晚期肝癌患者数约100例,通过靶向+免疫+局部治疗的模式进行转化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目前单中心中晚期肝癌疾病控制率可达80%,转化成功率约50%;针对转化成功的肝癌患者,科室通过腹腔镜微创根治、开腹根治等肝切除模式使患者达到临床治愈,并依托中心肝移植学科优势,为部分转化成功患者实施肝移植手术以争取更好的生存获益;对于部分伴有远处转移(肺部寡转移)的肝癌患者,通过转化治疗后接受肝癌切除+远处转移病灶局部处理,结合积极的术后辅助治疗,达到了长期无瘤生存的治疗效果。

【学科带头人】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副院长,普通外科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普外学系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肝癌诊疗及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卫健委肝移植专家质控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全国委员兼副秘书长,临床研究与转化学组副组长;中国医促会肝脏移植分会副主任委。栗光明院长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肝胆外科领域,在北京市最早开展了活体肝移植手术及减体积肝移植手术,同时也是我国较早开展自体肝移植及肝脏两步肝切除手术的专家之一。目前已完成各类肝移植手术超过2000例次,肝癌切除手术超过3500例次。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SCI 36篇,总影响因子141.63分。承担课题项目共17项,其中包括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多项。

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佑安医院外科中心党支部书记,普通外科中心副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在肝癌、肝移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肝胆胰脾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主持研究北京市科委资助的“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课题、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佑安肝病/艾滋病基金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发展科研基金等多项研究。近年来深耕肝胆恶性肿瘤免疫联合治疗及全程化管理,并牵头开展了多项肝癌相关临床研究。参与执笔或撰写《靶向免疫联合局部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中国专家共识》、《基于免疫联合靶向方案的晚期肝细胞癌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晚期肝细胞癌免疫靶向联合转化序贯外科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以及《原发性肝细胞癌分子靶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等多项共识。担任第二届中国微循环学会肝脏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肝胆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促会肝脏肿瘤学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肿瘤免疫治疗学分会委员等多项社会任职。
中心常规开放床位77张,拥有医护人员76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高级职称20人、博士研究生17人以及硕士研究生8人;是首都医科大学肝癌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国家第一批肝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重点医学专业发展计划(扬帆计划)肝脏重点专科,并由国家卫健委认定为肝脏移植执业医师培训基地。MDT诊疗模式以普外中心为核心,依托北京佑安医院在肝病诊疗领域的专业优势,与介入中心、肿瘤内科协同合作,常年常规开展肝癌多学科协作(MDT)门诊;在转化治疗实施期间,多学科团队保持密切协作,动态调整治疗计划,严格监测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关键指标变化;同时,联合影像科、检验科、营养科及中医理疗科等多部门,客观评估肿瘤转化治疗疗效,确保抓住手术时间窗,为患者创造根治性手术的机会;术后同病理科专家深入分析,明确病理分期与治疗响应程度,科学评估术后复发风险,并为后续辅助治疗策略提供循证依据,全程管理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最优化的治疗策略。

【科室特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创建于1956年,是一家以肝胆疾病、肝脏移植和感染性疾病诊疗为特色的、集教学、研究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1978年9月14日,北京佑安医院成功完成北京市首例肝移植手术;至2004年全面开展肝移植技术;截至2024年累计完成肝移植逾2000例,术后生存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逐步形成以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移植和肝癌肝移植为核心的专业特色,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已成为全国领先、国际知名的肝移植中心;其中,2021年肝癌肝移植数量位居全国首位,自2021年至2025年,肝移植手术量北京市第一。